首先,我希望与大家达成一个共识,在任何领域中,赚钱的本质都无非就下面这
三种:
- 劳动赚钱;
- 资源赚钱;
- 风险赚钱;
- 劳动赚钱
劳动赚钱指是用时间来赚钱,典型的就是打工,但是会被剥夺剩余价值,说穿了,因为你的资源投入不够,你只是拿出了时间和技能来换钱,你没有承担很大的风险,所以你就必须接受这样的分配。
你不接受,多得是人接受,因为我们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学校教育就是这样引导我们的: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,然后好大学再找一个好工作,然后安分守己,度过余生。你是个好人,你很努力,但是你賺不了什么大钱。就是单一劳动賺钱带来最大的尴尬。
所谓賺不了大钱,并非是无止境的攀比,而是工作带来的收入和房价的挂钩越 来越远。
当然,个别伟大的公司,你早期进入可以水涨船高,但大部分打工人的命运不过是看起来稳定的工资收入罢了。
- 资源赚钱
资源赚钱就很多方面了,典型的就是房租。当然,也有很多中介撮合各种资源赚钱,要求的就是你的消息网络、人脉关系以及资金沉淀到优质的资产标的。
- 风险赚钱
风险赚钱很多人不理解,其实就是钱赚钱。
钱赚钱的本质就是承担风险的能力。这已经是属于高阶赚钱的范畴。
因为富人承担风险的能力远远大于普通人,并且富人还可以分担风险以及拥有几乎恒定的现金流(方便预期加合理的杠杆)。
最后,最关键就是能各种渠道,低成本借到的大量现金,这是核武器。
从最终赚钱的速度、量级、盈亏来看,风险赚钱 > 资源赚钱 > 劳动赚钱。
当然,劳动赚钱,赚的不多,但是亏也不会这么亏。
如果说非要亏,我认为一直劳动赚钱真正亏大的是你的时间以及机会成本。这才是真的血亏。很容易单一技能被时代淘汰和压缩。希望任何打工人都要有这个风险意识。知道这个三个基本赚钱的维度之后,你会发现,想要在视频号赚钱,你只能从第
一种:劳动赚钱开始做起。
而劳动赚钱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,或者代理别人的产品和服务。
当然,有的朋友会觉得能否接广告赚钱。我认为这在视频号上面是行不通的,至少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。如果走泛粉接广告,为什么不去抖音快手呢?那些地方
更容易一夜爆火。视频号的推广机制就决定了不会让你的作品一夜爆火。
而且广告最终拼的是曝光率与转化率, 曝光率这个玩意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
品牌主都是一波投放,然后拿一个表面的数据会去交差。甚至很多曝光率都是灰产刷出来的。
转化率和潜在用户匹配之后,还要刺激对方产生购买,这一点,如果不是有信任建立的大量真实粉丝的 IP 主,那基本上转化率惨不忍睹,而且很多做内容的 IP主未必是合格的销售。
另外,视频号也不要去追求灰产刷数据,虽然给外人的感觉很不错,还可以包装出自己是做视频号的专家,由此产生这种虚假虚荣感,会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渊。
灰产数据在互联网的任何时代都有,无论是 App 的创业时代,还是微博时代到短视频时代。但我始终觉得人不要欺骗自己,刷数据包装出的,视频号老师去收割那些不懂的小白,真的是一波流败人品的生意。赚到这些小钱没有真正的交付,会让你的信誉直接破产。
赚钱,信誉破产是最大的破产。因为如今这个时代,没有人会给失去信誉的人第二次机会。所以视频号赚钱,优先是劳动赚钱的维度。而劳动赚钱的维度,本质就是“卖产
品和服务”。
那么框架就来了:
- 卖什么?(产品和服务)
- 哪里卖?怎么卖?(渠道、营销、媒介、创造用户需求和用户心智)
- 怎么交付?(可持续发展、老带新、口碑的核心)
为什么我要在开篇强调这个基础框架?
因为我发现生活中很多人,越基础的常识越不重视。
我很喜欢心法这个词。所谓心法,追求的不是术,因为术的制造,永远是机械地、批量化勾引的、没有考虑个体差异性的条条框框的经验总结。
而心法就是道,这种道是回归常识,回归本质。只要一个人了解到不变的常识之后,才会站在别人的实践经验上,孵化出自己赚钱之路。
乱花渐欲迷人眼,常识才能赚到钱。
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基本的观点:
做视频号,请一开始做视频号内容的时候就要贴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。
打个比分,卖的课是「普通人的镰刀三件套:认知、表达、销售」。我自己视频号的内容就是真人出镜的口播,并且给人的感受是认知很强、表达很强,并且善于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。
我不追求粉丝量,因为很多粉丝只是随手关注我,只是这些粉丝的工具人罢了。要找的是真正相信,跟我们学习并且付费的用户。所以我的视频号内容本身就是筛选,我的核心指标也不是粉丝量、点赞数、播放量,而是多少人看的视频号之后,主动来加我们的微信。然后加入我们的微信后,我们的朋友圈是不是高认知的?加了我们朋友圈的都知道,我的朋友圈是什么风格和频率的原创观点输出。以及加了2吗的微信之后,我怎么主动联系,引发需求,聊天,任何促成交易,都是需要一环扣一环的设计。
接下来,荷包学社定义几个大家常见讨论的词。几个常见讨论的词聊完之后,大家就知道赚钱为什么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。